苏和坐在他的身边,腿上放着本摊开的《西游记》,手里捧着西瓜碗,双脚怕热的泡在大水盆里,有一下没一下地打着水花,水面上还飘着一只玩具小黄鸭,嘴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轻轻哼着老歌,“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阳光下蜻蜓飞过来,一片一片绿油油的稻田……盼望着假期,盼望着明天,盼望长大的童年……”
程蔚将吃完的碗放在一旁,在凉席上躺了下来,架起腿晃动着脚丫,微眯着眼望着远处湛蓝的天空,不知不觉捡起身边的调子,撮起唇吹起了口哨,身边的歌声顿了一下,下一刻唱得越发起劲,他的眼睛在不知不觉间弯起了愉悦的孤度。
时间就在这样的吃吃喝喝,斗嘴玩闹中悄悄流逝,一个暑假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尾声。
在假期快结束的某天傍晚,苏和极其难得地接到了来自苏靖海的电话,内容很简单,是关于苏和就读学校的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还是陶秘书率先想到的。
苏和小升初是按户口划片分到自家附近一所普通中学就读,上辈子是这样,这辈子也是如此。
由于重生后苏和态度的转变,也使得她与陶秘书的关系拉近了不少。
每天傍晚的例行通话中,两人的谈话也从原本的简短对话开始发展成了日常闲聊。前些日子,陶秘书听苏和说起开学在即的话题,便想到了这个问题,随后向苏靖海提了一下。
世界上的事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政策是政策,具体执行起来都是可以变通的,小升初、学区划片更是如此。
无论是以苏靖海还是何美君的关系和人脉,想在孩子小升初问题上做点变通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事。
但是两人都没有那么做。
不是这两人严守规矩办事,或是出于其他方面的考虑。
很多事在苏和他们家里并没有那么复杂。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夫妻俩忙于工作,都忽略了女儿小升初的事,或者说得更直白一点,他们不约而同地忘了女儿就读的年级。
后来等他们想起来的时候,已经是苏和初二下学期的事了。
当然,对于苏靖海和何美君来说,哪怕苏和已经念到初二,想把她转到省重点也只是件并不复杂的小事。
但当年的苏和拒绝了。
她那时已经习惯并熟悉了自己的学校生活,而且到了初二下半年的时候再从一所普通中学空降到一所省重点的重点班去,需要一个相当艰难的适应过程,结果并不见得好。
这是出于现实方面的考虑。
另外还有一方面就是,当时的苏和还有一点傲气,觉得自己的学习成绩虽然不算多好,但也不差,而且这还是在她并不努力的情况下,只要她肯在功课上多花些心思,也一样可以考上一所好高中。
然而,还没等她努力多长时间,父母离婚,她做为拖油瓶跟随母亲嫁到继父家里,提前进入青春叛逆期。虽然此后凭借着母亲与继父的关系还是上了省重点高中,却出于逆反心理完全地放弃了学习……最后重生。
现在这个问题又一次被摆在了苏和的面前,是继续顺着分配去读普通中学,还是转入省重点。
如果一定要苏和夸一夸父母在她的教育问题上的优点的话,那么必须得说,他们在一些时候还是相对民主的。
比如在学校的选择问题上。
很多父母根本不会去询问孩子的意见。
所以回头来看,苏靖海和何美君在离婚后再次为人父母的时候都做得不错,想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们具备做一个好父亲、好母亲的素质,只看他们想不想而已。
苏和装模作样的考虑了一会儿,然后告诉苏靖海说,不用了,中学的功课不难,她也希望有个轻松一点中学时光,然后将来凭自己的努力考上重点高中。如果这期间她觉得应付不来,再向父母求助。
这其实只是她真实想法的一部分而已,但足以让苏靖海接受,苏靖海接受了,何美君那边肯定也没有问题。
苏和还是比较了解自家父母的,只要给他们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且这个理由是在思考过后得出来的,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或是闹脾气冒出来的想法,那么多半是会得到通过的。
苏靖海果然没有多说什么,利落地结束了通话。
苏和随后又给陶秘书打电话表示感谢。
四天之后,苏和又给陶秘书打了电话。
这一次苏和给陶俊峰打电话是请他出面,帮她购房——胡同的大爷大妈们给苏和带来了好消息,终于有人要卖房子了。由于她如今的年龄所限,还得请成年人出面做她的代理人。
房子的地段不算很好,比较偏僻,不过,这对购买只为拆迁的苏和来说不是问题。房子状况也不算好。简单来说就是房上长草,房里漏雨,唯一的优点就是面积正经不小,还附带了一个大院子。不过,同样的,院子里和院墙上到处都长满了荒草就是了。
如果不是周围人烟稠密,多少给这处老房子增加了一点人气,换个荒僻一点的地方,换个夜深人静的时段去看房,活脱脱就是一处鬼屋。
据周围的老人们讲,这处房子的前屋主是个八十多岁的老头,没儿没女,只有一个远房的侄子。几年前老人病故,这套房子也就落在了侄子的名下。
现任的屋主,也就是老人侄子本身有房,自然不会来这里住。
[一起品小说 请记住www.17pxs.com 手机版访问 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