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到时候,我们丧失了在朝堂上的权柄,那也是天下一等一的清贵士家,届时,我们还何惧之有?”
听他说完,众人都给干沉默了,一个二个都是一脸的欣喜。
这话有毛病么?
没,一点儿毛病都没!
哪怕是崔民干,这会儿也觉得这话有道理!
大势不可逆,那就顺势而为!
有些时候,你不得不承认,士族这些家伙,是真的有些东西的。
更不能小觑古人的智慧。
他们只是眼界兴许窄了那么一些,但脑子,真就不一定是一个后世人能比的。
饱读诗书的他们,不敢说他们都从先贤的巨著中学会了多少治国之道。
但一肚子的坏水,怕是没少憋……
“老夫也觉得此法甚好!”崔民干这会儿也不反对了,当即说道,“的确,大势之下,既然不能反抗,那就好好享受这大势带来的便利。”
他说完,众人也都没有反对。
很快,众人便着手开始商议具体方案。
有了决计,士族的效率还是很高的。
第二天,士族广开学堂,授道解惑的消息便开始传了出去。
然而,这还只是开始。
要知道,这些士族最庞大的便是他们遍布半个大唐的分支!
而此番,广开学堂,这些分支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既然要传道天下,当然是渠道越广越好!
而这些分支,便成了他们天然的渠道。
一时间,四方震动,石破天惊!
……
这天,高州。
房玄龄主持完高州的府试,正准备去高州的藏书阁看看。
作为昔日的当朝宰辅,他还是很愿意在市面上多走动走动的。
不管是体察民情,还是什么,总之,他乐意。
这会儿,他刚好钻进了一家粮铺,用手抓了一把粮食问道:“掌柜的,如今这粮食是什么价?”
“客官手里那是年前的新粮,八文钱。”掌柜的见来了生意,当即也就凑了上来。
房玄龄闻言眉头微微皱了一下,道:“长安城的粮食才六文,同样是年前的新粮,为何高州就要八文?”
别看两文钱并没有贵上多少,但多少百姓家,就是被这两文钱给压塌了脊梁。
“客官想必也知道,如今陛下来了,又在用兵,这粮食自然是涨了些许。
当然,若是客官觉得贵,小店还有前年的粮食,七文。
如今刚刚开年,前年的粮食都算不得陈粮。
当然,还有更便宜的,大前年的粮食才五文半,虽然成色是差了点儿,但果腹没问题。
像小老儿这等糙人,家里也是吃的这粮食。”
房玄龄闻言,点了点头,他担心的就是因为朝廷用兵,影响百姓的生计。
“将那陈粮给老夫装上一……”
“掌柜的,喜事啊!”就在房玄龄话都没说完之际,一伙计便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说道,“长明商号在卖书了,三文钱一本!不管是什么书都只要三文!
你家公子不是快要蒙学了么,赶紧去买几本啊!”
一听这话,掌柜的当即就嚷嚷道:“对对对,老夫这就去,铺子里你就先看着了。”
说罢,掌柜的扔下手上的伙计就往门外跑去,跑到门口的时候,可能是想到了什么,这才停下来对房玄龄说道:“客官,抱歉,贵客要什么只管跟我伙计说就是。”
“罢了,回头再说,这三文钱一本的书籍,老夫也没见过,这就和掌柜的一道去看看。”房玄龄其实也被惊住了。
三文钱?
什么时候书籍都便宜到这个份儿上了?
长明商号?
他当即就想到了什么。
“也罢,咱们一道去!”掌柜的也没矫情。
很快,两人便一道直奔长明商号而去。
而这会儿,不知道多少人都直奔长明商号而去,等房玄龄等人赶到的时候,长明商号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龙。
不管家里有没有读书人,这三文钱一本的书籍,哪怕是节衣缩食也要买上几本。
不是说万一有天就用上了,关键是,谁不想自家孩子未来有出息?
房玄龄他们算来得早的,收到消息就来了,就这,也排了将近半个时辰。
房玄龄一向都是个极为守规矩的人,虽然他知道,只要自己自爆身份,他决计不用排队,但他却是没这么做。
等排到他的时候,房玄龄问道:“老夫能先看看都有哪些书么?”
伙计闻言,当下也是笑道:“我们店里的书籍,应有尽有,若是贵客有什么要求也可以跟小的提。”
“有启蒙的书没?”旁边有人问道。
“要说启蒙的话,当是三字经最为合适了。”说罢,伙计就从柜台上挑出了几本书,道,“这几本书都极为适合启蒙。”
“那这几本书读完了呢?”那人又问道。
他想趁着现在便宜,都给准备好。
未来,谁知道还有没有这么便宜的书籍了。
“客官倒是不用着急,我长明商号的书籍,都是这个价。
我家殿下说了,这是惠民之策,永不涨价,所以现在倒是不用着急。
最重要的是,这些书籍,我长明商号每年印刷不下百万册。
未来,你家贵公子,断然不会少了书读。”
一听这话,众人都震惊了。
一年印刷百万册?
“都是三文钱?”有人不敢置信地问道。
“那是自然,我家殿下还说了,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该是牟利的工具!
只有这天下人,人人都知理、明理,这天下才会长久的太平。”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房玄龄轻声呢喃了一句,半晌才说道:“把每种书都给我拿一本。”
“一样一本的话,那着实不少。”伙计闻言,当即从一旁拿出了一个册子和一支炭笔,“这样,贵客将地址填上,回头小店派人给贵客送上府,到时候一并结账就是。”
房玄龄点了点头,他知道,这是利国之大事,也着急向李二回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