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六章 治水要记(2 / 2)

不过中国本土的黑猪长的慢,而且多是养在厕所,以粑粑为食,又脏又臭,体内还有寄生虫,贵族很少会吃,只有平民才会吃。

这个年代流行于中层的主要肉食是狗肉,所谓‘狗屠辈’便是如此。

刘邦好兄弟樊会便是以屠狗为业,朱亥当年也是在大梁卖狗肉的。

大街上卖狗肉的不少,卖其他肉的则很难看到。

赵括没有选择大规模养殖狗作为肉食,倒不是怕爱狗人士喷,这年头没有爱狗人士,只有吃狗人士。

只是狗生性好斗,大规模养殖的难度更高,性价比更低,不如养一些别的。

因为刚开始养殖,规模并不大,赵括为了防止这些牲畜生病,特地将所有养殖场分开,并且安排专门的兽医照看。

“末将也一样。”乐毅和庞煖也大声说道。

“本王相信三位将军。”赵括欣慰地点了点头。

吃肉和吃素的士卒,战斗力是完全不同的。他花了那么大代价,又是从越国买船,又是买船匠,又是买木头的,还投入了大量钱财和人力,就是为了这一天,能够让所有士卒都能吃上肉。

假以时日,赵国的军事力量必然会让整个天下震惊。

“大王,我北疆的兄弟们每天顶着寒风,为国戍边,您可不能忘了我们啊。”李牧嚷嚷道。

“本王不会忘记北疆弟兄的,只是现在道路还没有建好,等建好之后,海里的鱼便能够送到北疆。到时候,所有兄弟都能吃上鱼肉。”赵括说道。

“末将替北疆的兄弟拜谢大王,过两天末将回去之后,就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李牧大声说道。

其实李牧心里清楚赵国现在的条件不可能将鱼送到北疆,但即便如此,身为守卫军主将,他也必须做出一个姿态。

否则其他军团每天只需要训练,便有肉吃,而北疆的士卒冒着生命危险,为国戍边,结果啥都没有,任谁心里都会不平衡。

现在有了一个解释和保证,大家便能够理解,心里也有个盼头。

“大王。”这时,刘平快步走了过来。

“什么事?”赵括问道。

“秦国蜀郡郡守李冰派人送来了自己编纂的一本书,名叫《治水要记》,言赠予大王,只要刊印出来之后送他一本就行了。”

刘平知道赵括对李冰很重视,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不过得知消息之后还是第一时间告诉赵括。

“李冰《治水要记》!立刻派人刊印,然后送至学院中供学生学习。”赵括大手一挥,下令道。

他在后世没听过什么《治水要记》,不知道是不是失传了,但不影响对其的重视。

无论是两千多年后的都江堰,还是现在李冰的事迹,都充分说明了李冰的能力。

就算得不到李冰,得到他的《治水要记》,至少也能为赵国培养几个这方面的人才。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