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赵括完全不知道甘德和石申俩老头居然在想办法计算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要是知道……嗯,也只能忍着不告诉他们。
没办法,数字脱口就说出来了,但是解释起来就太麻烦了。当然,少不了提供一些帮助。
不过在理论物理和科学技术达到一定程度之前,想要精准的计算出地日距离不大可能,无论怎么做,都会出现不小的误差。
殿内觥筹交错,赵国君臣一边喝酒一边交谈,除了必不可少的青铜鼎之外,就是铁锅炖肉了。
这年头铁难炼,产量又低,要比铜贵出不少,用铁来造锅多少有些奢侈。
不过这方面肯定限制不了身为赵王的赵括。
至于大臣,肯定是选择和赵括坐在一起吃肉了。
劝谏?赵括又没有大肆征铁,只不过铸了几口锅而已。
君主做错了阻止的叫谏臣,君主啥事都要阻止的,那不是谏臣,是发现事情不对,打算跑路了。
】
而且……保不齐这些人中就有在家偷偷铸铁锅的。
“什么时候铁的产量能够大幅提升就好了,这样我们就能有多余的铁用来造锅了。”赵牧叹了一口气。
“这就看那些工匠了,我们这些人是指望不上了。”荀子摇了摇头,让他传道讲学可以,制定法律也行,治理国家也可,甚至带兵打仗荀子都觉得自己可以试试。
至于搞技术研发,还是算了吧。
“突然发现他们这些技术人才的作用不亚于我们,国家的强盛,战场上的胜败不仅仅依靠我们,也依靠他们。”韩非说道。
以前只看到名将的作用,最多看到士卒和后面治理国家、筹集粮草的大臣的贡献,直到今天,他才发现,这些一直默默无闻的工匠,同样决定着一场战争的胜败。
“这也是大王多次提高工匠待遇,并奖励发明创造,甚至和军功一样,可以获得爵位的原因。”刘平说道,他一直跟在赵括身边,深知赵括为了提升赵国技术水平做了多少努力。
光是卿,就封了三个,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没有过的。还两次提升普通工匠的待遇,大力整顿工坊,以技术说话,避免外行指挥内行的情况发生。
这两年来,赵国最辛苦的不是士卒,也不是文武大臣,更不是各地官员,而是工坊的一名名工匠。
他们不仅要保证兵甲弓弩、农具、水泥、纸等等的产量,还要想办法将高炉搞出来,还要搞羽绒脱脂,搞连弩,搞无色的玻璃。
带颜色的玻璃赵国早就有了,准确的说是楚国的,几百年前楚国就把这玩意搞出来。
在科学技术上,楚国还是很先进的。
这些玻璃制品‘色泽光润,逾于众玉’,在当地虽然不太值钱,但是卖到其他地方和玉一个价格,甚至比玉还贵。
楚国曾经为了求和,便将夜光璧送给秦国。秦国收了之后,二话没说就出兵把楚国揍了一顿。
如果说魏国曾经的支柱是河东的盐池,那楚国的支柱就是这些玻璃。
不过自从丢掉西边大部分地区之后,楚国玻璃的产量大幅度降低,已经支撑不起整个楚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