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换血(1 / 2)

翌日朝议。

张周出现在朝堂上,因为内阁提前已知晓有关王守仁上奏之事,所以从传统文臣的角度看来,张周这次上朝的意图很明显了,就是为王守仁去争取大同修城的钱粮。

在朱祐樘亲自提到王守仁的上奏之后。

张周话都还没说,刘健走出来道:“启禀陛下,以总制宣大等处军务之督抚之官,兼任巡抚大同之职,本就是权宜之计,而今大同军务已稳定,当另派大同巡抚,以总辖地方军机要务之事。”

内阁先出手。

意思是,王守仁既然提出他在宣大总制的职位上干的很费力,那也别勉强他,也不是说要下他的职位,而是给他找“助手”。

朱祐樘望着张周道:“秉宽,你意下如何?”

从话语中展现,其实皇帝已经比较认同刘健的说法,毕竟王守仁再牛逼,入朝当官还不到两年,哪能做到那么面面俱到?所以刘健的提议也并不是无的放矢,或是在故意打压王守仁。

但当皇帝的,现在已经倾向于在军务之事上,基本全听张周的,所以他才会认真去问询张周的意见。

张周道:“回陛下,臣认同刘阁老的说法。只是在派谁去的问题上……臣认为,应当以有地方安民资历的老臣前去方可。”

我不但认同你刘健,还跟你提出,要选个有资历的老臣,意思是我不跟你争。

朱祐樘道:“秉宽你有何好的人选吗?”

张周笑看着刘健道:“还是听听刘阁老的意见。”

这下别说是刘健心里犯嘀咕,连周围的大臣都没搞清楚,今天张周这么“好说话”了?

刘健也不管张周到底是何用意,固执己见道:“回陛下,臣举荐山东按察使刘宇。”

从刘健推荐的角度来说,他并没有超出职责,是皇帝让他推荐的,而且在大同巡抚的人选上,他的选择在张周看来……非常正常,因为历史上刘健在大同巡抚出缺时,所举荐的也的确就是刘宇。

当然时间上不吻合,可有一点,那就是刘宇在地上政绩上搞得非常好。

奈何这个人……未来攀附刘瑾,且只是会做体面事,并不是那种勤勤恳恳做政绩的,而是会文过饰非的官员。

朱祐樘问道:“秉宽你如何看?”

明明是刘健所举荐之人,但皇帝仍旧执着于要问张周的意思,言外之意,你们所举荐的边疆督抚,若没有张周的首肯,那都是白搭,还真以为让你们出来举荐,就能由你们决定了?

张周道:“回陛下,臣对于山东按察使刘宇所知不多,不好评断。但既是刘阁老推举之人,想来在治理一方上,必有其能力,臣不便反驳。”

刘健认真道:“若蔡国公你觉得此人选不合适,你尽管直言。”

张周笑着摇摇头道:“在下入朝时间尚短,所知悉的人甚少,至于用谁不用谁的,还是要看刘阁老等德高望重的同僚举荐,在下岂敢僭越?”

即便刘健已经料到今天张周就是在“示弱”,但还是有点招架不住。

因为他实在看不懂张周如此做的目的。

“刘宇。”朱祐樘道,“让朕再行斟酌吧。”

说到这里,朱祐樘还特地看了张周一眼。

大概是觉得,张周或是因为在朝堂上不方便反对,回头私下去跟张周商谈一番,到时张周再反对再举荐旁人,照样也是可以的。

这就体现出朱祐樘对张周的“回护”。

……

……

大同巡抚的事,看似是暂定了个刘宇,因为众官员对刘宇熟悉的人也不多,加上是刘健从张周的“牙缝”里挤出来的一个大同巡抚,传统文臣对于刘宇似乎还是充满期许的。

李荣道:“陛下,宣府巡抚马中锡已经多番上奏请辞,如今宣府军饷之事治理不当,户部已着请陛下再派人前往宣府,打理宣府府库之事。”

大明边镇的规则,宣府主要是作为西北粮仓大本营存在的。

弘治十年宣府军饷出现重大问题时,是由时为户部左侍郎的刘大夏兼佥都御史,以宣府巡抚的身份,治理军饷之事,并在一年之内令宣府地方军饷得到了改善,但刘大夏却激流勇退选择了告老还乡。

马中锡因为其能力的平庸,即便有一颗所谓的忠君爱国之心,奈何忠心和清廉是不能当饭吃的,耿直也不能,再加上西北改粮开中盐引制度之后,军需粮草状况每况日下,以马中锡的能力显然不足以克服如此大的问题。

朱祐樘又抬头望着在场大臣道:“宣府府库之事,诸位卿家有何见地?”

这次还没等刘健出面推举于谁,张周走出来道:“陛下,宣府粮仓军饷之事,涉及到西北各边镇的安定,若治理不当,只会引起军中将士的动荡不安,所以臣提请,以前户部左侍郎刘大夏,重新启用回朝,治理宣府军务之事。”

此话一出。

在场很多大臣更是带着不解。

刘大夏虽然没做过尚书,但熟悉他的人不少,此人虽说不上是茅坑里的石头,但也不是可以被张周一次举荐所能“收买”的。

张周这么主动去推举一个明明不可能收拢的人,还是抢在刘健等人之前提出举荐,明显就有点不合常理。

朱祐樘点头道:“刘卿家的能力,朕是看在眼里的,只是不知他近来身体状况如何,若无大碍的话,是该让他重新出山了。着令……”

还没等跟大臣商议,朱祐樘已经准备下令派人请刘大夏出山。

其实朱祐樘对刘大夏也是非常欣赏的,朝野上下谁有能力谁没能力,当皇帝的还是会看在眼里的。

“诸位卿家,尔等有何意见吗?”在朱祐樘意识到,只听了张周片面之词,自己已经忍不住要决定时,便想到还有那么多大臣,便就假模假样去问问大臣的意见。

刘健这次没回答。

刘健跟刘大夏之间……本身并没有那么深厚的交情。

反而是马文升……跟刘大夏可说是“高山流水”一般的知己。

马文升走出来道:“陛下,老臣附议。”

在刘大夏重新回朝这件事上,马文升老早就在运作,奈何因为有张周的崛起,皇帝对于西北军务,基本只听张周一个人的,使得刘大夏的起复之路异常坎坷。

不过现在由张周主动提出让刘大夏接替马中锡为宣府巡抚,一切就显得那么轻松了。

就算马文升知道自己出来“附议”,并不能代表主流文臣的意见,但他这个吏部尚书的面子,众臣僚还是要给的,他为了老友,也就没什么避讳的。

果然。

在马文升出来发话之后,内阁三人先选择了退让,也等于说把反对这件事的压力给到了其余官员身上。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