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蜀汉篇第142章再灭一国如今孔明对于自己的寿命还是有点信心的。
毕竟光幕历史中夷陵之败后的时局实在是太过危殆。
为了呵护季汉那仅存的一点火苗,那个诸葛丞相几乎是被迫大权独揽,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并倾尽全力将那个计划推行了下去。
而如今完全用不到这样。
时局并不危殆,俊杰并未死绝,他只需要居中调控并查漏补缺即可。
即使真有什么了不得的问题也还有主公的支持。
汉中有士元和孝直,荆州有云长与元直,有什么好怕的?
不过说到荆州,唯独可惜没能擒了曹孟德……孔明心中也暗暗叹惜。
这方面孔明与徐庶的看法是一致的,归根结底还是士卒太少才被曹贼走脱。
下次可未必有宛城这么好的机会了。
【相较而言,李靖比较为人熟知的功绩是灭东突厥。
虽然在史书上灭东突厥不过几行字看上去好像不太行的样子,但这东突厥可绝不是什么阿猫阿狗。
武德四年,颉利可汗开始领兵侵掠大唐边境,东突厥胜多败少,与唐朝时战时和,搞得李渊痛不欲生。
武德七年,被打急眼的李渊下诏恢复十二军设置,加强防御,扩军备战。
武德九年,颉利知道玄武门事变后七月份领骑十万攻打武功县,这地儿离五丈原不远,离长安更近,不到一百公里。
当时尉迟敬德领二凤之命,与东突厥战于泾阳县,这里史书上写的是胜,但实际上只能算是击退。
因为泾阳县离长安不过三十公里的样子,这要是不能击退的话问题就大了。
而不过二十天后颉利就卷土重来,这一次更是进逼到了渭水便桥北,距长安不过二十公里。
后面的事情咱们就都知道了,结盟,送钱,东突厥满意退去,二凤引以为耻。
有人说这渭水之盟如果发生在宋朝会被吹成了不得的大胜。
因为不用割地年年赔岁币、不用称兄弟或叔侄或侄伯之国、不用封其为王、不用以皇族子女抵债,国都未被破,天子也未被俘。】
对于这渭水之盟,甘露殿内众人倒是相熟,毕竟认真算起来的话这事儿也才过去了不到四年,记忆正是深刻。
而且如今颉利已献太庙,也已经给陛下献过舞了,东突厥已经成了历史,因此说起来就比较随意一点。
而今天的焦点毫无疑问便是还没当上卫国公的李靖。
老将军略微回忆了一下道:
“彼时陛下与颉利相谈于便桥,然暗中令臣与齐国公伏兵幽州,诏命称若见颉利败退,则引兵杀出。”
李靖对着长孙无忌点点头道:
“老臣彼时还担心陛下盛怒之下领兵入突厥之阵,以万金之躯冒险。”
经常不说话当个透明人的尉迟敬德难得发表了一下意见:
“彼时,大家称贼獠贪财,必无死战之心,臣领兵不畏死,直取敌酋,贼獠果真丧胆。”
说着这位斗将还有点惋惜:
“叔宝彼时若能战,我等两人结伴厮杀,说不得便能将那颉利脑袋拧下来,早早献于长安。”
脸上还有病恹恹之色的秦琼露出了笑容,也不说话,只是反手轻轻拍了拍尉迟敬德的手背。
秦琼陈病多年,玄武门时已经是只能掠阵而难战,若是让他去与颉利厮杀,只能拖这个挚友的后腿罢了。
房玄龄如今想起来则还是有点后怕:
“彼时见大家独断专行,单骑出阵邀见颉利,至今想来,何其冒险也!”
李世民轻巧摇头哂笑道:
“朕无论是闭门还是拥军不出,皆为示弱,贼獠必将大掠不止,朕万安然民万死。”
“单骑独出以轻慢颉利方为示强之举,如此彼辈则自心难安。”
“且……”李世民回想了一下道:
“突厥无军纪可言,彼时朕与颉利隔渭水而视。”
“多有獠帅私自渡河前来谒朕,颉利难束,更有执失武之子执失思力暗中献策,欲为内应。”
“那时便知朕若领军袭其众,则必摧枯拉朽。”
“且幽州有辅机药师领兵设伏,胜之易如反掌。”
“然……”说着李世民轻叹一声,但在场众人基本都是当事人,此时哪能不明白。
归根结底还是李世民当时刚刚即位,而且合法性上自己都不自信,所以反而不敢轻启战端。
以及胜之易如反掌,但能否围歼就不得而知了,只要颉利逃脱,到时候必然就是连战多年,一点喘息之机也无。
李靖算的最是明白,因此拱拱手道:
“正因彼时陛下之忍辱,方能去岁慢赏颉利之舞。”
李世民此时脸上才重新浮现出笑容,只是轻轻点了点头,一句话也不说。
至于后面对宋的笑言,大唐皇帝陛下不说,其他人也不好轻易评价。
即使有所疑惑,秦琼和苏烈身边都有人能询问,唯独剩下王玄策感觉抓耳挠心,但身边就是皇帝,也不好贸然询问,好不难受。
【东突厥的兵力前面也说的清楚,足有十万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