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太子属官(2 / 2)

姜维奇道:“怎得这么早?”

董允笑道:“主公极重视太子的课业,允便请太子寅时二刻便要梳洗着衣,到书房复习前一日的功课,等候师傅来上课;卯时至巳时,便是先生们教导太子念书的时候了;午时进完午膳后,歇息半个时辰,太子须背诵上午的课文,由师傅检验,通过后用些点心,最后练习书法至晚膳时分方休。”

姜维闻罢,乍舌不已。

在他心中,刘禅一直是个无甚长性的少年,不想一天之中居然要花六、七个时辰在学习上,期间只有用午膳的时候,和下午用点心的时候才能休息一会。

他对如此严格的作息并不认同,心想,这种强度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很沉重的负担。

而且,即便是在这样高强度的教育下,历史上的刘禅也没终究没能成为一位雄主。

如此看来,这六、七个时辰的课程对他而言,煎熬实在多过收获吧。

不过,他刚刚加入东宫,对于这些事情自然无法置喙,只得违心得夸赞了几句“太子果真勤勉”之类的话语。

董允看出他的言不由衷,便停下脚步,正色道:

“荀子曰:学不可以已,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伯约岂能等闲视之?”

姜维这才发现他有些不高兴,略一沉思,忽然明白过来。

董允本身便是这样一个严于律己,义形于色之人,更可况太子平日的日程安排是由他一手负责掌定的,将太子教育成一个规规矩矩的仁德之君,更是他为官一声最大的期望。

而自己无意间的一句敷衍之言,只怕拂逆到了他心中最引以为傲之事。

姜维有心弥补,当即抱拳恭敬道:“维受教了,太子勤勉好学,确是我大汉之幸也。”

董允闻言,神色稍缓,颔首道:

“不过汉中王亦希望太子能勤加练习武艺骑术,以增胆气见识。这也是汉中王将伯约调到太子身边服侍的缘由。”

两人边走便聊,一路行来,姜维发现宦官都很怕董允,见到他时,都会把腰弯得极低,以示恭敬。

不由心道:“董允其人果然严厉,难怪在历史上可以弹压宫中十数年,令刘禅规规矩矩,不敢沉迷于女色。一直到他死后,刘禅才开始荒淫起来。”

两人慢慢转回值房,见费祎正在伏案疾书,霍弋正捧着一册竹简看得入神。

董允一指一处的案几,道:“从此以后哪儿便是伯约的值位了。”

姜维顺着望去,见这一处值位位于整个值房的左上角,又见董允径直朝位于右上角的值位行去。

稍一思忖,他便大概知道他在东宫的地位了。

太子属官中,太子太傅诸葛亮主要在大司马衙署办公,东宫虽然设有一处独立的值房,但大多是时候是空置的。

除诸葛亮之外,诸属官中以太子洗马董允的年纪官位最高。

不过,因他在荆州立下赫赫功劳而被封率更令,率更令的俸禄官位还在董允之上。

汉时以左为尊,故而董允请他坐了左首位,以示尊敬。

入座没多久,费祎捧着一些竹简上前,笑道:

“率更令新来,对此间情况可能还不了解。祎特意备下一些东宫相关的文牍,率更令这几日若是得闲,不妨一观。”

费祎此举,顿时让姜维产生如沐春风之感,当即起身道谢,又道:“我等既是旧识,以官职相称,太也生分。不如改以表字相称?”

费祎大笑道:“如此,祎便托大唤你一声伯约。”

姜维见他神情潇洒大方,丝毫没有下属面对上官的局促紧张,不由大生好感。

重新入座后,董允与费祎开始处置公事。

他二人除了太子属官这一层身份之外,还是军师诸葛亮的智囊幕僚,经常帮助诸葛亮处置公文,因此十分忙碌。

而霍弋却清闲至极。

他是因为其父亲霍峻生前的功劳,而被刘备养在府上,虽然封了个太子舍人的身份,但平时只能算是刘禅的伴当,更兼年纪尚小,此时尚未大用。

自那日凤凰台一叙后,霍弋便以兄事姜维,怕姜维第一人上值无聊,便径直过来与他奉茶闲聊。

聊得内容大抵还是太子身边的人和事,间或夹杂武艺、兵法,有时讲到高兴处,两人会忍不住轻笑起来。

董允目不转睛,专心致志对付眼前的文牍;费祎有时却会侧身注目,微笑着应和两句。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