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何处扎营(2 / 2)

故姜维慢下行军速度,一边命哨兵四出,收集情况,一边择址安营扎寨,以作为攻略唯县期间的大本营。

此处bsp;此处位于崇山峻岭之间,有一条水道蜿蜒南下,山水之间只隔了一道小小的河谷平原。

时马谡也在边上,姜维瞧了瞧他,饶有意味问道:“此处有山有水有平地,依幼常兄之见,当选何处安营扎寨?”

马谡眉毛一挑,笑道:“伯约可是要考教某么?观此处左有大山,右有河流,大军野营驻守,稳妥起见,当择靠近水源之地,傍水建营。”

姜维点了点头,心道,倒也不全是纸上谈兵嘛。

忽闻马谡又道:“不过兵无常形,水无常势,我等不可墨守成规。岂不闻淮阴侯背水一战,破赵于泾水?我军若在此处与雍闿对峙,某当建营于山腰,诱其全力来攻。如此,我军居高临下,可一举破之!”

“呃……”姜维闻言,无言以对,心下终于明白眼前之人为何在历史上会有街亭之败。

历史上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期,派赵云出斜谷,将魏军主力吸引至此,他则引主力在西北方向迅速出兵,趁着魏军无暇顾及,迅速攻下天水、南安、安定三地,只剩下了广魏和陇西郡不肯投降。

此时,反应过来的曹魏命张郃领兵增援陇西。

诸葛亮自然算出了曹魏的举动,一番推演,双方都瞄准了一个地方,就是号称“进可攻关中,退可守陇西”的街亭。

为拖住张郃西进的步伐,他派马谡驻守街亭,并殷殷嘱咐定要傍水而守,只消守上个十天半月,主力取了广魏和陇西便可赶来支援,那时才是大军与张郃决战之机。

可惜马谡刚愎自用,压根不听副将王平之言,舍弃水源,扎营于山上,给了张郃可趁之机,这才有了失街亭之痛,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功败垂成,含泪南归。

马谡是真的不知兵吗?

不,他熟读兵书,这些常识自然是知道的。他的错误在于忘了自己的本分明明只需要防守,却擅自化守为攻,摆出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战架势。

他太想证明自己了,明明只须做到六十分就能皆大欢喜的事情,他一定要做到一百分才能标榜及格,这种自我期许既是抱负,更是包袱。

归根到底,还是性格问题。他这一生太过顺遂了,荆襄名士,年少成名,被诸葛亮、向朗等人捧在手中,自以为高人一等。

他对自己的期许远远不是荆州四友,亦或马良之弟,也许更想成为名正言顺的诸葛衣钵传人,甚至是下一个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关羽关云长。

比起成功防御,他太想一举击破张郃了!

奈何他第一次掌兵,认知之能高于执行之力,对彼此的实力根本无法做出准确判断。

这番激进的想法,葬送了他自己的性命,更断送了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北伐。

姜维念及此,觉得有必要纠正,沉吟片刻,正色道:

“幼常兄此言差矣。兵法云,不虑胜,先虑败。我等不知雍闿虚实,焉能可行孤注一掷之举?更何况,一军一部之得失,当服从于整盘军略,正所谓牵一发动全身,万不可因一己之好恶,做出失当之行。此乃维肺腑之言,还请幼常兄明鉴。”

马谡难得见到姜维这般严肃模样,细想一番,确是肺腑之言,加上姜维南下以来,屡有令人耳目一新之举,他也深感佩服,不疑有他,当下抱拳正色道:“谨受教,此番是某孟浪了。”

姜维吐了口气,心道,希望你真能记下今日之言,又道:“以某之见,此地山林密布,当在平原靠近水源处安营,以防火攻。再于山林高处设卡,以旗语互通消息,以防偷袭,如此才算稳妥。”

马谡环顾四周,颔首道:“如此确实妥当。”

当下,大军开始安营扎寨。无当军上下都有安营扎寨的法则细规,故进展甚快,不到傍晚就已立营完毕。随后赶到的李恢旋即命人埋灶做饭。

营帐中,姜维、李恢、马谡三人一边用膳,一边对着一副行军地图左右交谈,却是在商议明日攻打唯县的策略。

正说话间,负责打探消息的赵广来报:“我军在巡逻时,有一位叫爨习之人来投,说有重要军情欲报知。”

李恢讶然道:“可是同劳爨习?此人乃我姑父,公安公刘璋在位时,原是建伶县令,后因罪同我一道被罢免,今日来此,必有缘由。我当亲自迎接。”

当下放下筷子,掀帘离去。不多时,便领着一位年约四旬的汉子入内,介绍道:“姑父,座上乃是平南姜将军和越巂马太守,你速将方才所言,再复述一遍。”

[一起品小说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