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s</p>世人皆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而蜀道之所以难,难在蜀中之地四面皆是群山环绕,几乎将整个巴蜀与外界完全隔绝开来。
好在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开凿,总算是将横亘在蜀地和关中之间的山脉凿穿,开辟了几条连通蜀地和关中的道路,即俗称的“蜀道”。
而蜀道,又要分为南北两段。
北半段起于关中,止于汉中,中间要翻越绵延不断的秦岭。
而北半段的蜀道主要有四条,即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和陈仓道。
南半段起于汉中,止于蜀中,中间要翻越连绵起伏的巴山。
而南半段的蜀道又分为三条,即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
南北两段的蜀道一起组成了“北四南三”的格局,连系着蜀地和关中的往来。
除此之外,也可以先从关中去陇右,再从陇右走祁山道或阴平道进入蜀地。
或者,还可以从蜀地东面的长江逆流而上,从荆楚穿过三峡进入巴蜀。
而这一条条连通蜀地和外界的蜀道,注定要沦为齐宁两国交战的主战场。
天始三年春,经过大半年时间的休整,齐国正式对偏安巴蜀的宁国宣战,揭开了灭宁之战的序幕。
天子萧恪再次御驾亲征,亲自在洛阳城西为大军誓师,兴三十万大军大举伐蜀。
其中天子萧恪率十万大军走傥骆道,骠骑将军秦冲率五万大军走褒斜道,车骑将军孟恭率五万大军走陈仓道,卫将军程朗率五万大军走祁山道,水军大都督江宁率五万水师逆长江而上。
此战,大齐良将精兵尽出,誓要一举平定蜀地,一统天下。
而齐军将士也都意识到这是大齐一统天下的最后一战,也是自己建功立业的最后机会,心中全都憋着一股气,三军用命,势不可挡。
在大齐五路大军的奋战下,齐军连战连捷,不断攻取汉中的各个关隘和城池,逼得宁军主将吴任只得放弃汉中,收缩兵力,退守汉中进入蜀中的重要关隘阳平关。
宁帝龙璟为了鼓舞士气,亲自率军前去坐镇剑门关,作为阻挡齐军入蜀的第二道防线。
而齐军这边,除了走祁山道的程朗大军外,另外三路大军顺利会师阳平关外。
作为跟随萧恪最早的两名宿将,秦冲和孟恭皆跃跃欲试,都想亲自率军攻打阳平关,拿下灭宁之战的首攻。
萧恪对此却是未置可否,只是要大军稍作休整,养精蓄锐,择日再攻打阳平关。
但到了夜深人静之时,萧恪却命侍卫将霍恂叫到了自己的帅帐。
作为萧恪的爱将,霍恂是此次灭宁之战唯一一个没有独领一军的大将,仅仅是作为萧恪的副将,随同萧恪一起作战。
这对于一向心高气傲的霍恂而言,自然是难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