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汪厂长抖起来了(2 / 2)

所以,中影和影院真正能赚到钱的也就是市和县两级地区。其中燕京等一线城市,以及东部人口稠密地区才是真正的电影票仓。

再加上现在的放映体系,四百到六百个拷贝已经是极限。

那么,《神秘的大佛》极限又在哪呢?

沉思许久后,钱主任对周经理吩咐道:“暂时向洗印厂那边下单两百个拷贝,如果观影人次和上座率足够理想,公司再增加拷贝也不迟。”

“主任,我明白了。”

两百个拷贝对洗印厂来说并不是多大的难题,只要钱到位,洗印厂那边非常好说话。

这边洗印厂火力全开,那边电影院人满为患,全都是想要看《神秘的大佛》的观众。

……

自从《神秘的大佛》顺利上映,燕影厂上下便弥漫着快乐的气氛。

多久没有一部被主流媒体批评,并且在面临禁映的情况下起死回生的国产电影了,而且这部电影还是他们燕影厂的作品,这让他们有足够的底气感到高兴和自豪,出门在外,他们的头抬的都比平日里高几分。

电影出了成绩,汪阳作为厂长也高兴,更让他高兴的是《燕京晚报》那篇文章不仅没有迎来预想中的不屑和谩骂,相反得到不少读者的支持。

根据《燕晚》的反馈,那篇报道刊印发行后,有不少读者踊跃来电来信,表达心中对《大佛》电影的喜爱。不少读者表示看了有关韩平的报道后大受震动,希望他能独自执导电影,带领华夏电影走向世界云云。

钱主任猜得没错,这篇报道是在汪阳授意下写成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捧韩平。

汪厂长也不是乱来,事前他也和张华勋聊过这件事,对方也表示对韩平的支持。剧组那边更不用说,韩平早已用表现证明了自己。

在内部达成一致后,这篇文章就是给外人看的,毕竟汪厂长正在策划的那部电影非韩平执导不可。那部电影意义非凡,他也怕厂里任命韩平当导演被上面质疑。

但有这篇文章就不同了,等于提前让韩平在上头露个脸,加上票房做保证,他的导演之路也能顺遂不少。

目前,《大佛》的放映情况一片大好。

汪厂长用电话和其他厂的老朋友聊过,在他们所在的城市,《大佛》基本上是场场爆满,电影票都成了香饽饽,供不应求,只要有排片出来,不到半天就能全卖光。

回想起和那几个老朋友的通话,他嘴角的笑意怎么都隐藏不住。

“老汪,恭喜你哦,《大佛》在我们这边票房好高,这部电影一上映,观众们都不看我们珠江电影制片厂的电影了。”

“哈哈,老王你不要嫉妒啊,我们燕影厂偶尔有一部大卖电影可是很难得的呦。”

聊一阵后,换另一个制片厂打过去。

“老汪,你个龟孙,竟然在四川把我们峨眉厂的风头都被抢过去了!”

“哈哈,我们制片厂还是要靠电影说话,电影质量过硬,观众自然喜欢我们的电影。”

“唉,明明大佛就在我们四川,大佛的故事我们也熟悉,怎么就没编剧想着拍成电影呢?你们厂那个韩平厉害啊,要是调到我们厂……”

“想都别想!”

之后又是几通电话,都是对他的恭喜和艳羡。

挂断电话后,汪阳还记得当时的场景,那叫一个爽。全国制片厂再开会的时候,他绝对是头仰得最高的那个。

现在《大佛》的每日观影人次是一日多过一日,票房很有可能打破《405谋杀案》的纪录。这么一来,拿下《少林寺》这个项目的事情似乎也能提上日程了。

自从和韩平说起这件事,汪厂长这些日子也和长城制片厂那边通过气。那边倒是不反对,只是他们还比较犹豫,毕竟《少林寺》是他们的项目,又是上面力主推动的,他们因为钱主动放弃,似乎有些说不过去。

“只要没有明确拒绝就还有戏,更何况,长城制片厂现在日子可不好过呦。”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