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离开了。】
【他顺着路旁离开,准备去找相对温和的沛公。】
【果然在路上遇到了沛公。】
【沛公带领数千人,略地至下邳西,张良便跟随了他。】
【沛公任命张良为厩将。】
【张良多次用《太公兵法》为沛公出谋划策,沛公认为非常好,经常采纳他的策略。】
【张良对其他人也讲解《太公兵法》,但他们都没有领会。】
【以前张良对韩王信讲解《太公兵法》的时候,韩王信总是不耐烦,还笑嘻嘻地说道:】
【“我有先生在旁,还需要考虑那么多?”】
【“先生安排便好。”】
【可现在沛公却每次都坐下认真倾听张良的兵法,不时地点点头,还经常拉来樊哙一起听。】
【这令张良很是感动。】
【张良时常感慨:“沛公大概是上天授予我的吧!”】
【沛公继续率兵向西进发。】
【张良劝谏说:“沛公虽然急于进入关中,但秦兵依然众多,占据险要。如果不先攻下宛城,宛城的敌人从后方攻击,强秦在前,这样非常危险。”】
【“加上宛城本来就经过了伏击李斯和齐国断粮,已经处在一个非常容易攻占的境地。”】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宛城是大郡之都,连城数十,人口众多,积蓄丰富。我们仍然需要尝试倒逼宛城的兵力离开。”】
【“我们可以先趁着夜色,假意围困宛城,实则进攻南阳,等到他们反应过来我们的真实兵力在完成的时候,我们再进攻宛城。”】
【沛公在夜间率兵绕道返回,更换旗帜,黎明时围困宛城三圈。】
【南阳守准备自杀,他的属下陈恢劝道:“死不急在这一刻。”】
【于是陈恢越城见沛公,说道:“臣听说您的约定,先入咸阳者王之。现在您却留在宛城。】
【曾经李斯来不过是毁了北城,您也只能从北城进入。】
【现在您一直攻城,士兵死伤必多;如果撤兵离开,宛城必会在后追击。】
【您若前行则失去咸阳之约,后又有强敌宛城的威胁。】
【为您计,莫若约降,封其守,将其兵卒带走。】
【未下的城池听闻此事,必会争相开门等待您的到来,这样您便可顺利通行无阻。”】
【沛公问过张良的意见,张良也没想到居然可以如此轻松,也点头。】
【一路向西,刘邦封宛城守为殷侯,封陈恢千户。】
【率兵向西,无不投降。】
【到达丹水,高武侯鰓、襄侯王陵在西陵投降。】
【返回攻打胡阳,遇到番君别将梅鋗,一同投降析、郦。】
【此时此刻的大秦已经如同强弩之末,李斯开仓放粮虽然能够缓解民怨,但瘟疫带来的影响实在太大,军队战斗力也被极大削弱】
【刘邦路过李斯游走过的土地,无不感慨:】
【“李斯不愧是大哥的学生啊!”】
【“这一路上,他明明可以用损害民力的方式为大秦延寿,最后却选择了恢复民力而损伤大秦,这真是值得钦佩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