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洋依言坐了下来,房间里没有第四张椅子,蔡洋就坐在床上。
“你说吧。”
邱明山转向范鸿宇。
“好的,邱书记。我先汇报一下,昨天曹俊明副部长召见我的情况……”
“嗯。”
范鸿宇的汇报比较详细,复述了他和曹俊明之间的所有对话,几乎一字不差。好在他与曹俊明之间的对话本就不多,范鸿宇又记忆力超群,很快就复述完了。
“这就是你要恭喜我的理由?”
邱明山问道,不动声色。
“是。从曹副部长这个动作之上,至少可以做出四个推论。”
范鸿宇头脑清醒,用词严谨。
邱明山嘴角掠过一丝笑意,也不知是赞赏还是讥讽,或许二者兼而有之。
“第一个推论,说明邱书记这篇文章,已经受到最高层某位领袖的看重。不然,曹副部长完全没必要专程走这一趟。前不久,我在《群众日报》上看到了某位同志写的一篇文章,立场完全一致,也可以作为一个佐证。”
范鸿宇嘴里说了一位著名理论家的名字,料必邱明山范卫国蔡洋都看过那篇文章的。
这位同志在首都政治理论界可谓大名鼎鼎,他亲自撰文声援邱明山,绝不能单纯地看作他个人的意见。类似他如此身份地位的理论家,倘若不是得到了某位超级大人物的属意,决不会胡乱撰写这样观点明确,旗帜鲜明的重量级文章,《群众日报》也未必就给他刊发。
须知《群众日报》作为中央机关报,在主导全国舆论导向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曹俊明专程赴宇阳来找范鸿宇进行最后的“验证”,亦足以说明范鸿宇的推论是正确的。
“一篇文章而已,就算得到某位领袖的看重,也不至于如此大动干戈。”
邱明山淡淡地说道,似乎是在反驳范鸿宇的推论,但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启发或者引导。
“这就是省委荣启高书记的作用了。”范鸿宇微笑答道,毫不迟疑:“邱书记这篇文章,之所以在《群众日报》上转发,是由于省委宣传部的推荐,体现了荣书记的意志。请恕我直言,邱书记或许在最高层领袖人物的眼里还比较陌生,但荣启高书记,却非同小可。”
省委书记乃是扎扎实实的封疆大吏,任何一场大规模的政治博弈,省委书记和大军区军政首长的态度,都至关重要,备受最高层领袖的注重。
尤其在八九十年代,各省级行政区的“本土势力”极其雄厚强大,省委书记的态度就更加关键。每次的政治大博弈之后,各省市自治区的党报纷纷表态,支持“某某决定”,就是这种政治生态的明确体现。
“实话说,荣启高书记这一招,实在是高明,佩服!”
范鸿宇随即加上一句,赞叹不已。
单纯就政治手腕而言,荣启高此举,可谓是炉火纯青了。
望着儿子满脸的青涩和侃侃而谈的镇定自若,积年老手般遣词用语,范卫国惊异之余又有些好笑。这小子,还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
邱明山淡然一笑,说道:“荣书记这一招如何高明了,你倒是说说看。”
“其一,荣书记借此向高层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比他亲自出面或者属意省委宣传部的笔杆子们写一篇同样的文章发表在党报上,要合适得多。如果那样做,他就是直接上了第一线,站在台前,基本上没有任何转圜余地。到了他那样的身份地位,非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赤膊上阵的。其二,邱书记是亲民官,这篇文章可以看作是来自基层干部的心声,比省委宣传部笔杆子写的文章,更有说服力。荣书记向《群众日报》推荐这篇文章,等于是告诉高层领袖,在咱们青山省,不但省委态度明确,下面的地市,同志们的态度也非常明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荣书记对全省的掌控能力。其三,荣书记和雷省长之间存在着执政理念的分歧,这一点,不但省里的干部们清楚,估计上面的大领导也一样清楚。”
范鸿宇说到这里,就打住了。
如今邱明山“易帜”,就是明白向高层领导表示,青山省的“荣雷之争”,已经有了定论――荣启高不愧是老资格的省委书记,技高一筹,雷云刚斗不过他。
在最高层眼里,省委书记的掌控能力如何,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
邱明山脸色一沉,严肃地说道:“陷人于不义,还在沾沾自喜。范鸿宇同志,你的政治操守很成问题!”
范卫国和蔡洋本来听得入神,心中暗暗纳罕,闻言都吓了一跳。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批评,而是严词斥责!
范卫国脸上再次浮现出尴尬之意。
本来吧,范鸿宇擅自纂改邱明山的文章,虽然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但已经造成既成事实,只要言之成理,最终也能被原谅。问题就在于青山省的“荣雷之争”如火如荼,邱明山被范鸿宇“卖”了,变成了“卑鄙小人”。
最让邱明山纠结的,也是这一点。
自古文人重名节!
被范鸿宇这小子一巴掌推到沟里,进退维谷,邱明山当真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