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责任和使命(2 / 2)

“等镇财政的收入大幅度增长之后,第二步就是加大基础建设的投入。从本质上来说,枫林镇暂时还只是一个农业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农村人口,仅仅依靠工业园来解决,不太现实。至少在三五年之内,枫林工业园没办法消化所有的适龄劳动力。在大力发展工商业的同时,农业生产也必须更加重视起来。高书记和我还有其他班子里的同志都商量过,明年要全面整修全镇的水利工程,所有水库,山塘,引水渠都要重新整修。水利是保证农业生产的命脉,也是防洪抗旱的基础,必须要做好。其次是要加强全民教育,提高全镇人口的文化素质,首要就是解决青壮年文盲半文盲的问题。青壮年文盲半文盲占的比例太高,无论如何都不足以支撑一个大镇的全面高速发展。有关这个工作,我们也已经有了全面的规划,正在着手实施,各村的图书室都建起来,虽然都还很简陋,但只要坚持下去,持之以恒,肯定能见到成效。当然,各类基础教育,比如小学,中学的建设,也一定要重视起来,抓紧发展。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耽搁不得。”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加大电力,交通和通讯设施方面的投入,争取在明年实现全镇村村通电,家家户户用上电灯风扇这些基本的家庭电器设施。三年之内,做到村村通公路,硬质路面。电话的普及率,要实现从无到有,争取三年之内,全镇每个村都安装不少于三台电话。公用电话,每个村都要有。彩色电视机,也每个村都要有。初步将交通和通讯网络建立起来。这些,都是全镇共同发展,共同致富的基础。打好了这些基础,今后十年到十五年之内,枫林镇的高速发展,就有了足够的底气。所有这些硬件设施的投入建设和升级,都只是为提高枫林镇全体镇民的个人素质打基础。无论到了什么,经济要发展,科技要发展,人口素质的竞争,永远是处于最优先地位的。群众的整体素质上去了,眼界开阔了,思想解放了,将爆发出难以想象的竞争力。枫林镇有六万人口,只要有百分之五的人行动起来了,那就了不得。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三千个老板,三千个先富起来的镇民,对于小小枫林镇而言,是个什么概念?能够带动多少镇民共同致富?到那个时候,小政府大市场的设想就能实现,政府就真的能转变功能,服务于社会,而不是管理社会。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说得好!”

尤利民轻轻一拍桌子,赞叹道,满脸都是赞赏之意。

在首都的时候,他就从范鸿宇嘴里听到了类型的设想,但那个时候,范鸿宇的所有设想,都还只是停留在口头和纸面之上,是个“空中楼阁”,似乎也还不是十分的完善。短短几个月,范鸿宇就将这空中楼阁变成了摆在大家眼前的事实,而且提升到了一个理论的高度。

面对着枫林镇工业园的兴旺景象以及令和繁带来的大好消息,已经没有任何人怀疑范鸿宇说的这番话,终将一一变成事实。

这位年轻的镇长,确确实实有这样的本事。

“小高,小范,很好,看问题很全面了,不错啊……实话说,在首都的时候,我并不怀疑你们描绘的美好蓝图,但真的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能付诸实施。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很值得肯定!我赞成你们的设想和方案,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做下去,相信你们的目标,一定都能实现,枫林镇的经济也一定能发展上去,群众的生活会变得越来越好。枫林是革命老区,整个彦华地区都是革命老区,先辈们为了祖国的**自由和人民解放,做出了无数的贡献和牺牲,我们在做的每一位同志,都有这个责任和义务,竭尽全力为群众服务,让革命老区的群众,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一年比一年幸福。这是我们党,我们政府的使命!”

尤利民朗声说道,语气十分严肃,也十分真诚。

“是,省长,我们一定牢记省长的指示和教诲!”

高洁和范鸿宇齐声答道。

会议室内,骤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令和繁汤小姐赛晓宇等来自香港的同胞,也热烈鼓掌,满脸赞叹。人性都是美好的,如果真能做到这样,他们自然为枫林的同胞们感到由衷的高兴。

等掌声逐渐止歇之后,令和繁举起了手。

尤利民微笑点头,说道:“令总,请畅所欲言!”

令和繁说道:“尤省长,关于修路,我希望政府能够充分重视起来……不久之后,就有不少的外商会前来枫林镇考察,路况好坏,对他们的投资信心有着直接的影响。当然,既然天歌电子厂建在枫林镇,我们投资商也有义务尽一份绵薄之力。我和赵总已经商量好了,捐款二十万人民币,为枫林镇修路。”

“好!”

这一回,尤利民率先鼓掌。

会议室内掌声雷动。

“令总请放心,修路的工作,我们马上开会商量,争取年前就确定下来。其实整个地区都有修路的计划,2号省道线摆在最重要的位置。这样,我们马上就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来,搞一个预算。市里投一部分,枫林也投一部分,加上令总和赵总的无私捐助,相信资金方面,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很快就能开工了……”

市委书记宋珉不得不当众表态了,再不说话,怕是要在尤省长眼里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