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点了点头,身边已经过来了两位儒生,看样子也是从三楼上来,拜见了诸葛瑾那桌后,又转过来的。其中一人约有近四十岁,拱手道:“在下广陵徐宣,见过二公子,诸位大人!”另一人也是道:“河东杜挚,见过二公子,诸位大人!”
“宝坚!”未等诸葛亮说话,徐庶已经与那徐宣打起了招呼。徐宣见到徐庶也是喜出望外,道:“元直贤弟,久违了。”
诸葛亮问徐庶道:“元直,你可认得这位先生?”徐庶笑道:“当然,宝坚乃是庶的本家兄弟,长庶十余岁,幼时庶便是他带大的,不过自从庶游学离家后,就再也未曾相见,平日中只有着书信来往,不想今日竟在这里见到。”
徐宣借着徐庶的关系,更是与诸葛亮等亲近了三分,也投桃报李的小拍了徐庶的一个马屁道:“二公子,徐氏一族的年轻人中,当属元直的才学最为出众,宣是向来佩服的。”
“徐氏一族?”诸葛亮从不知道这个世家。听出诸葛亮的疑惑,徐庶叹了口气,幽幽的道:“孔明,莫再说什么徐氏一族了,散了散了……”言语间竟是不胜唏嘘。
徐宣忙见缝插针的为诸葛亮解释道:“二公子,徐家原是拧成的一股绳,最后一任家主乃是三十年前的司空家祖徐邈,只是为董卓所害,徐氏一门上下三百余口人尽遭毒手,只留下十几个当时不在洛阳的族人侥幸逃脱。没了主心骨,人心也就散了,如今徐氏正是几个分支各自为政。”
“徐氏还剩下些什么人?”诸葛亮倒有心了解一下徐庶的家庭背景,三十年前徐府遭难的时候,徐庶甚至还没有出生,这些恐怕连徐庶都不是很清楚。
“许都大汉殿中将军徐晃徐公明以下是一支,许都大汉谏议大夫徐武徐景文以下又是一支,泥阳孙家议事郎徐干徐德才以下是一支,东莞大唐典农都尉徐奕徐文元以下是一支,琅玡孙家庐江太守徐盛徐文响以下是一支,元直与宣分别各是一支。这些年来有的始终未曾见面,已经生分得很了。”徐宣条理分明的道。
诸葛亮挑了条眉毛,原来这徐氏一族竟然枝叶分布得这么庞大,尤其在许都和孙家的势力更是令诸葛亮心动,若是能够聚拢起来,对大唐可是万分有利,想到这里,诸葛亮亲自为徐宣和杜挚斟上了酒,道:“徐氏一族人杰辈出,岂可如此埋没?若是宝坚欲重振徐家,亮鼎力相助。不过今日乃是大唐诗会,那些过了下三层和副楼筛选的名人文士多已经上了五楼六楼,管太傅在那里等着与各位交流呢,亮就不多留你们了,喝了这盏水酒,等见过太傅后,亮在泰山还会再呆几天,我们也多交流交流。”
杜挚见徐宣与诸葛亮拉上了关系,把他晾在一旁,早就有些不耐烦,立刻便将酒水饮尽,说了些感谢的话,和徐宣又上了楼。
崔浩轻笑道:“加上这两人,今日孔明可是连见了多人,很是辛苦吧?”
诸葛亮微微摇头,道:“如今这些文人,心眼一个比一个都精,见了几个,大哥那边自然也是见了几个,那群人谁也不得罪。若是怠慢了哪个,只怕他立刻就会和大哥眉来眼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