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四,凌晨,当李子雄在大总管府焦急等待李风云与裴世矩谈判结果的时候,李浑也在馆驿中密切关注,而他的心情远比李子雄急切。?
李浑非常了解安东方面绝无可能放弃自治权,这关系到以李风云、李子雄为的反叛势力的生死,但圣主和中枢既要拿下安东,又不愿养虎为患,于是双方的矛盾不可调和。
裴世矩面对这一困局,唯一办法就是以“牺牲”自己的政治利益来赢得双方的政治妥协,只是他有底线,不能把自己的政治“生命”牺牲了,所以他不能上了李风云的“贼船”,被李风云所“绑架”,亦不能跳进圣主和改革派的陷阱,代圣主和中枢受过,由此不难推及到最终结果,裴世矩的对策必定把李平原推到“前台”,以大义“捆绑”李平原,以圣主和中枢承认、接受李平原统领安东军权来实现中土对安东的实际占领。
之前安东方面根本就不提李平原一事,在自治权上不作任何妥协,但李风云迫于形势危急,联盟处境艰难,还是给安东留了一条退路,想方设法把裴世矩“拉”进了安东这个危机四伏的政治泥沼,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就借助裴世矩的力量给安东赢得一段缓冲时间,以便安东根据形势的急剧变化调整谈判策略,力争利益最大化。然而裴世矩位高权重,他来安东是解决问题的,岂能给李风云所利用,为安东做挡箭牌?所以李风云的图谋注定失败,如此一来,形势展对齐王和李浑来说就非常不利了。
齐王、李浑、李子雄、李风云四股政治势力结盟合作,其显著特征就是一明一暗,一里一外,里应外合,互为声援,因此李风云和他所领的反叛大军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缺了这一环,齐王和李浑就是孤立无援,不得不单打独斗,结果必定被动挨打,必定被圣主和改革派连皮带骨头一口吞了。
在以齐王、李浑为的政治势力中,齐王是面“旗帜”,真正的核心人物是李浑、韦福嗣、李子雄、董纯等关陇权贵,是以陇西成纪李氏为的关陇军功贵族集团,而在这一政治势力的背后,则是强大的西京保守力量。
如今西京和东都反目成仇,大打出手,在这一恶劣的政治背景下,圣主和改革派势必要打击甚至铲除以齐王为的政治势力,以“皇统大战”之名诛杀以李浑、韦福嗣、李子雄、董纯等关陇权贵,重创以陇西李氏为的关陇军功贵族集团,给西京保守力量以沉重一击。
李浑闻到了浓烈的血腥味,看到了死亡阴影正迅逼近陇西成纪李氏。
陇西成纪李氏有先帝所颁的免死诏,但免死对象是李浑的父亲李穆,还有李穆的继嗣血脉。继嗣血脉的“弹性”就大了,比如李浑是李穆的第十子,本无继嗣之可能,但在圣主和宇文述的帮助下就从长房长孙那里夺取了继嗣权。如今李浑与圣主、宇文述愈行愈远,背道而驰,圣主一旦要对陇西成纪李氏下手,要诛杀对象就是李浑,当然也就不会承认他那本来就不合法的继嗣权。
李浑为此焦虑不安,虽然之前他已经有所预料,已经未雨绸缪,主动出击,但他现在被绑在齐王这条“船”上,被“困”在安东这块地方,距离陇西“大本营”遥不可及,虎落平阳被犬欺,他的腾挪余地太小,有效手段太少,唯有指望齐王或寄希望于安东,然而这两者可以给他的帮助又太少,这让他一筹莫展,无奈之余也只能对李风云抱有一丝侥幸了。
就在他心急火燎、惶恐不安之际,李子雄的亲信带来口讯,请其连夜过府密谈。
李浑总算看到了李风云的“真身”。今夏东都兵变,他与李风云从伊阙道就开始正面对阵,并在李珉的穿针引线下建立默契,但直到李风云攻破东都外郭,大肆洗劫后金蝉脱壳而走,两人都没有在战场上碰过头见过面,只能算是久闻其名、不见其人了。
两人“相识”已久,如今利益相联又各有所图,彼此都很客气,表现得很亲热,寒暄一番后,李风云又特意就东都战场上的默契合作表达了谢意,不动声色地把双方关系拉近了一步。
然而,李风云表现得越亲近,李浑的不祥之感就越强烈,于是也不客套了,开门见山,“今夜谈判,有何结果?”
李风云也不隐瞒,直言不讳,干净利落的三个字,“李平原。”
李浑神情凝重,目露寒光,一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