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张小川吃过早饭后就开始给孩子们讲课,只讲到上午十点左右,他就进了城来到了大瓦的牡丹棚。
在大瓦的几个入口,都有各个勾栏竖的招子,这是今天一天各个勾栏要表演节目的的节目表。
张小川特意看了一下牡丹棚的招子,发现上面已经有了他的名字。
“牡丹棚,午时一刻,评书:西游记,评书人:张小川,门钱:二十文。”
现在距离午时一刻还有两个小时左右,张小川提前两个小时到来,主要也是熟悉一下牡丹棚的环境。
此时,在牡丹棚门口收钱的是东家的小舅子,昨天东家吩咐过,张小川报上自己的名字后他就直接放行让张小进去了,并且还让一个戏棚的伙计陪同他一起去后台,然后台的管事会安排他什么时候上场。
后台的管事是一个中年男人,正是牡丹棚老东家的儿子,叫孙富,老东家过几年退了后,他就会完全接手牡丹棚,算是少东家。
“年纪这么小就能评书?我爹没老糊涂吧?”这少东家孙富见到张小川后,顿时眉头直皱。
不过他也并没有多说什么,给张小川在后台安排了一个小房间,让他自己准备后就忙自己的事情了。
其实张小川并不需要准备什么,他在房间里待了几分钟后,就出来和后台其他正在准备的艺人们打招呼了。
牡丹棚下一场演出的是杂剧,所以演员很多,现在大部分都在装扮准备,他们在得知张小川这么小竟然是评书先生时,一个个都惊奇不已。
对于张小川的招呼,他们有的是热情回应,有的则是毕竟冷淡,双方在一个戏棚演出,虽然评书和杂剧算不算是竞争对手,但是也会对演出时间的安排有些影响。
张小川的评书是在这场杂剧表演完之后,索性他在戏棚中找了一个座位,准备好好看看这场杂剧,看看大勾栏的杂剧和小勾栏有什么质量上的差距。
牡丹棚作为能容纳数千人的勾栏,里面的空间不可谓不大,他的构造就像是半个足球场那样,有台阶式的观众席,还有二楼包厢形式的贵宾席,最上面还盖有屋顶,能够遮风避雨。
最重要的是,这样大的勾栏,被工匠精心设计后,能够共鸣与折射音波,从而达到扩音的效果,让整个场上的观众都能够听到台上人说的话。
观众席,张小川选在了一个靠前的位置,演出开始后,他发现牡丹棚老东家说的没错,白天的时候,牡丹棚的上座率果真只有四成左右,观众席上空了一大片,看起来稀稀拉拉的。
不过以牡丹棚这种能容纳数千人的大戏棚,就算只有三四成上座率,观众也有上千人之多,顶的上茶园棚的爆棚人数了。
而且牡丹棚的门票是二十文,要比那些小勾栏贵的多,所以赚的也要多的多。
如茶园棚门票,大部分都是十文钱,白天三四成上座率也就是三四百客人,看一场也只有三四贯,分给演出的艺人几百钱,也只能赚个两三贯,一天就算十场演出,也就三十来贯左右。
而牡丹棚的门票最低是二十文一场,戏剧类门票还要贵上十文。三四成上座率也有一千多人,一场演出光门票就能给牡丹棚带来超过二三十贯的收入,顶的上那些小勾栏一天的收入了。
其实张小川现在是很忐忑的,他刚来牡丹棚,在这里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新人,也不知道今天会有多少人掏钱来听他的评书。
时间很快过去,一场杂剧演完,老观众离场,新观众上场,接下来就该轮到张小川评书了。
新观众进场时间为一炷香,一炷香过去后,张小川看着稀稀拉拉上座率竟然不到一成的观众,顿时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还好他在人群中看到了带着一群人来捧场的李丰李郎君,这至少给了他心里一点安慰。
张小川没想到,他第一次来牡丹棚评书,观众竟然一CD不到,只有两百多人,这让他很受打击。
不过张小川作为一个新人,别人听都没有听过他,牡丹棚门票还这么贵,第一天能够有两百多人来听他的评书已经不错了。
不过就算只有一成不到的上座率,张小川还是要热情的开始自己的评书。
只是,当幕布拉开,却如同在茶园棚时一样,当观众们看到张小川的样子时,顿时就炸了锅,一个个纷纷提出了质疑的声音。
“年纪这么小的评书先生?这牡丹棚是搞什么鬼?”
“这是谁家的孩子在台上捣乱?评书先生呢?”
“没搞错吧?年纪这么小也能讲评书?牡丹棚不会是想自己砸招牌吧?”
观众们觉得很愤怒,二十文一场的评书,你牡丹棚竟然就让一个小孩子来讲。
更是有人大声朝台上的张小川喊道:“你是谁家的小孩?快滚下去吃奶吧。”
啪!
“大家安静,大家安静。”见到这样的情况,张小川脸色也是不好看,一拍醒木,然后大声朝台下喊着。
“安静个屁,滚下去吧,让牡丹棚给老子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