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交代罢了。
回头去看徐皇后。
却发现徐皇后一下子精神起来。
虽不至容光焕发,却也颇显精神。
朱棣放下了心,便道:“赵王……没有性命之忧了?”
亦失哈道:“陛下,赵王殿下已经清醒,说是身上有刀口,还需继续观察,不过……听许太医说,气色还算不错,现在已渐渐恢复了许多。”
朱棣长松了口气,道:“朕知道了,摆驾去赵王府看看。太子已经去赵王府了吗?”
“是的。太子殿下得知了消息,定会去探望赵王殿下的。”
朱棣颔首,接着便瞥了徐皇后一眼。
徐皇后虽是庄重,却难掩喜色,笑意盈盈地朝朱棣道:“陛下,臣妾身子没有什么妨碍。”
这意思是,朱棣若是去赵王府,她也可以成行。
朱棣抖擞精神道:“走,瞧一瞧去。”
此时心中的郁闷尽去,一扫而光。
朱棣的心里却也有着惊奇,这开膛破肚,竟也有用?
这样说来,天下岂不是许多病都可以治?
从前张安世的治疗方法,终究还是落在药这个范畴,可现在这般的治疗之法,却已超出了朱棣的理解范围之内了。
而这恰恰又涉及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皇帝们为何要修仙?
起初皇帝修仙,可以说为了得到长生。
不过有了秦始皇以及诸多前辈们的前车之鉴之后,再不会有皇帝痴心妄想地认为,自己当真可以长生不老了。
不过后世的皇帝,依旧认为,即便修仙不可长生,却可以长寿。
正因如此,修仙的皇帝依旧还是前仆后继。
朱棣当然不甚信这个,可对于长寿之法,却还是有很大的兴趣。
似这样神乎其技的东西,不正可以让人长命百岁吗?
除此之外,最令他惊讶的是,张安世竟真救了赵王……原还以为……这个小子睚眦必报。
带着满腔的心绪,朱棣启程,带着徐皇后一道去赵王府。
赵王府内,太子已经来了,想要进入厢房探视赵王,却因为赵王已睡下,便也没有惊扰。
等得知朱棣前来,连忙上前迎驾。
朱棣看到了张安世,率先道:“情况如何?”
“赵王殿下吃了一些米粥,现已睡下。”张安世道:“他现在身子需要恢复,多休息是好事。”
朱棣颔首道:“醒来了提醒朕。”
“臣还要去看看他的伤口。”
“去吧,去吧。”朱棣笑吟吟地道。
朱高燧的伤口恢复,没有什么问题,或许是因为气候不错,又或者是药物的作用,伤口处明显有愈合的迹象。
不过朱高燧的身体强壮,也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毕竟年轻,再加上深知皇帝好弓马,所以上行下效,朱高燧平日里也没少锻炼。
只是换药的时候,朱高燧却是醒了。
朱高燧感觉舒服了许多,虽然刀口依旧还疼,只是张开眼,见着了张安世,却不发一言。
张安世倒是神情自若,絮絮叨叨地道:“要休养一个月,每日按时换药,这几日,多吃米粥,明日开始,米粥里要添一些肉羹,再过五六日,就杀几只鸡吃,总而言之,饮食要日益丰富,鸡鸭鱼肉要多吃。好好养着吧,我看现在,应该没有多少问题了。”
朱高燧艰难地点点头。
张安世又道:“三个月之内,别近女色。”
其实一个月就差不多了,不过张安世还是觉得不保险。
说罢,朝一旁的许太医吩咐道:“上好药了,出去外头跟他们说,人已醒了,若是想来探望,就来看看,不过至多驻留一炷香。”
许太医便匆忙走了出去。
片刻之后,朱棣和徐皇后、太子朱高炽等人鱼贯而入。
张安世听到熟悉的声音:“三叔……”
有人捂住了这个人的嘴,于是只剩下了:“呜呜呜……”
朱棣低头,看着榻上的朱高燧,朱高燧的气色,确实好了许多。
说也奇怪,这生死未卜的时候,朱棣倒还担心,可现在看朱高燧活下来,反而没什么好脸色了。
朱棣只平静地看朱高燧:“如何?”
这话是问张安世的。
张安世道:“臣又检视了刀口,已没有什么大碍了。”
朱棣道:“你是从他身子切开,从里头掏出东西来?”
张安世如实道:“对,那东西已坏死了,留在身体里,只会不断地糜烂下去,久而久之,就有性命危险。”
朱棣好奇地道:“这其中是什么医理?”
张安世道:“其实道理很简单,就和我们伤了指头,这指头不断溃烂,为了防止继续恶化,所以通常会采用截去指头的方法来治疗。”
这一下解释,朱棣已经能够明白了,随即道:“人的心肝脾肺,也可截去吗?”
张安世道:“要看不同的情况,若是赵王溃烂的部位,截去倒也没什么,若是肝肺之类的重要器官,就要谨慎了。当然,可以切去一点病变的位置,人的肝肺和咱们的手脚一样,有一定的自愈功能,就好像我们身体受了外伤,会慢慢地愈合,生出新肉,或者长出疤痕一样的道理。”
朱棣道:“真是没有想到还可以这样,朕从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治疗之法。若非张卿,这个逆子,只怕必死无疑了。”
说罢,朱棣这才看向朱高燧道:“怎么样?”
朱高燧居然喜滋滋的,道:“疼是疼一些,可现在……好像如释重负一样,舒坦。”
刀口这点疼痛,对于朱高燧而言,真不算什么,即便臭麻子汤的效果早就散去了,可比起那阑尾发作时的疼痛,朱高燧感觉的自己就像得获新生一样。这绝不夸张,若说此前是凌迟之苦,那么现在,不过是烂了一根手指头而已。
朱棣道:“无事便好。”
“父……父皇……”朱高燧道:“儿臣……儿臣有一言,当初……当初那个自称神仙之人……实则……实则乃儿臣授意……”
朱高燧显得畏惧,却还是道:“当初去探视皇兄的时候,是他对儿臣说,他有一种法子,可教皇兄……死于非命……儿臣一时吃了猪油蒙了心,觉得……皇兄……若是没了,我便可做太子,鬼使神差一般,就答应下来了……儿臣……真是湖涂啊……”
朱棣背着手,冷冷地看着朱高燧。
朱高燧却满是惭愧,显得有些激动,他努力地呼吸了几下,方才道:“这些时日,儿臣无一日不是惶恐不安,生怕东窗事发,每日都过不好,或许这个缘故,这才生下了这一场重病。只是儿臣万万不曾想到,皇兄他……他……”
朱棣突然道:“你可知道,你那些小伎俩,其实何止是你的皇兄,便是朕和张安世,也早已知道。你真以为那个狗屁神仙,他能熬得过刑吗?”
此言一出,朱高燧的心里更是震撼,人都有侥幸心理,他觉得朱棣没有动作,一定是因为还没有发现他的行径。
可当他知道,除了他自己,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切都是他朱高燧干的。瞬间,只恨不得羞愧得钻进地缝里去。
想到即便到了这个地步,他那皇兄还来探视他,这张安世还是救了他一命,这样想来,他觉得自己当真是猪狗不如。
他一脸羞愧难当的样子道:“儿臣……真是一时湖涂,罪该万死。儿臣……总以为自己聪明,以为……别人都不如儿臣,妄自尊大……”
朱棣道:“这怪朕,朕不该当初让你镇北平。”
朱棣到南京之后,却让自己的小儿子,镇守在北平。
而北平的地位,十分重要,不但是永乐朝的龙兴之地,而且还节制了附近的诸多边镇军马,北平的政治地位,也已开始鹤立鸡群,甚至朱棣还将北平一带,设置了北直隶。
至少现在人看来,这北平已算是北边的都城了。
因此,赵王手中的权力极大,几乎半个北方的事务,都由他来处置。
朱高燧为了讨朱棣欢心,干的还不错,这北方的文武大臣,都对他青睐有加。
也正因为如此,在朱高燧看来,自己未必没有取代太子的可能。
朱棣道:“至于你的处置,等你病好了再说。”
“是,是……”朱高燧道:“儿臣绝无怨言。”
朱高燧随即道:“前些时日,儿臣疼痛得死去活来,如今却一下子清爽了许多,这都是张安世,还有那许太医的功劳……”
朱棣颔首道:“你有此心即可。许太医呢?”
许太医钻了出来,心里激动不已,他这一次,再不是用恐惧的心态去面对陛下了。
朱棣上下打量他一眼,便道:“没想到你这庸医,也有几分本事。”
许太医连忙谦恭地道:“都是安南侯言传身教,臣实在惭愧。”
朱棣道:“命你为太医院院判,即刻上任。”
他干脆利落。
许太医却是一惊。
这太医院医正,可不只是医官这样简单。
它压根就不是瞧病的机构。
某种程度而言,整个大明太医院,涉及到的不只是对御医的管理,而且还需管理宫廷医药的机构如御药房、生药库、安乐堂、典药局及王府良医所、地方医学教育机构等。这天下与医药有关的事宜,一般都经过太医院的协调处置而后实行。
不只如此,太医院之下,还常设了惠民药局和生药库,这些机构也分别设大使、副使等官,这些医官一般由太医院委派。
也就是说,寻常百姓提及到太医院,认为只是一群看病的太医。
可实际上,它相当于是医药局、医学院、卫生部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