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被改造为军事要塞的玉门关沐浴着夕阳的金黄之光!
只见,玉门关正面有一座高大塔楼耸立在城中心,长宽各有四五丈,高达五丈。
塔楼的顶部,黝黑铁架搭起了一座也有近五丈高的三角高台,顶端是一座狭小的圆台,犹如战舰主桅顶端的嘹台一般。
而圆台上设置三脚架望远镜。
塔楼下,大明国防军的官兵端着搪瓷缸子正列队取餐。
按照兵部规定,类似于玉门关这种边远险恶边境地带,都是换防制度。
每两年抽一批士兵过来驻防,如此反复,既避免出现有边无防的情况,又防止了士兵长期久居边关与世隔绝。
玉门关驻扎着大约二千名国防军,大部分是陕西、四川调过来的兵。
一位年轻的士兵盖好两个装满食物的缸子,将其卡在背包左右的网兜卡座里。
负责给士兵们打饭的厨子见他这装束,嘴里絮絮叨叨着:“兄弟,你是上楼么?包里空荡荡的,就带了毛毯,没带棉袄?不怕冻死啊!近十丈高处,那风可不是两层棉衣能挡住的。”
年轻的士兵回答道:“大哥,我是新来的,班长怕我背着棉袄动作不利索,先带上楼了。”
胖乎乎的厨子怜悯地看着年轻的士兵:“上面用人也真狠,不在大后方先练练,直接就把你塞到玉门关来,这可是最前线了!”
厨子的话真没错,大明的目前的边境线里,甘肃这一带是比较危险的。
一方面要镇压那些回人的漏网之鱼,一方面要面对孙家手下的准噶尔蒙古人。
不过,厨子的话没有影响到国防军士兵的心态,只见他自得地笑了:“我可是肃州军队比武大赛第一名,当然得放在最紧要的地方。”
厨子也笑了,竖起大拇指:“兄弟,玉门关不会辜负你!”
他再道:“听你的口音,是陕西人吧,酒量多少?”
年轻的陕西士兵答:“西安府的,酒量不大,一斤吧。”
这个老厨子丢过来一个手掌大的扁扁玻璃瓶,瓶身纸封写着“军”字:“小陕西,这是四川的杂粮酒,二两,带上去暖暖身。”
被取了个外号的小陕西感谢不迭,将酒瓶麻利装入背包后,急急奔向那座高塔。
旁边的其他士兵不满了:“陛下严令军队禁酒,他怎么能喝酒啊?”
老厨子却嗤道:“人家是灯号兵,你们也愿爬上十丈高处吹一夜冷风,我也会给!”
边疆的事情,总要特别对待。
起哄声顿时停了,看看上面那座高塔,大家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如果这是特许喝酒的代价,那还是算了吧。
而那位被称为小陕西的士兵,名叫黄汉升。
他默默在攀爬这座钢铁制造而成的塔座。
好在,这个塔座有一架从上面垂下来的简易铁梯,攀爬难度不高。
只不过,由于没有安全绳,黄汉升的信心随着高度一步步跌落。
他拼命压住朝下看的冲动,嘴里念叨着:“俺行的,俺不怕高!”
可背上原本不觉得重的背包也在一点点变重,当他感觉到铁梯开始微微摇曳时,背包更重得像有人在扯着,要将他从梯子上拉下去。
“哎哟妈呀……”